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职业培训、急难救助、法律援助、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 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  • 公示公告
  • 站内检索
  • 便民服务
  • 在线调查
你认为哪个栏目最吸引你
  •    
   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民族资讯 > 正文 民族资讯
    "回回”的名称最早出现于那部史书?
    www.china-zzmz.com  出处:【郑州民族网】  编辑:【管理员】  更新时间:【2011-11-7 10:13:30 】
    “回回”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。书中作者为当时士卒所作的抗敌凯旋歌词道:“旗队浑如锦绣堆,银装背鬼打回回。先教净扫安西路,待向河源饮马来。”这里所说的“回回”并非今人所理解并专指回族的“回回”,它是“回鹘”的转音,泛指西北少数民族。沈括在这首凯旋歌中用“回回”而不用“回鹘”,是因为凯旋歌是“市井鄙俚之语”,他作凯旋歌时要尽量运用大众语,避开难写难识字以便传唱,而“回回”一词在当时西北民间非常流行。同时回回和第一句的末字“堆”,第四句的末字“来”,同是平声押韵,念来顺口,应合了凯旋歌体式、声律的要求。自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使用“回回”一词后,宋人著作中便开始使用“回回”一词,如南宋洪遵《谱双》中有“回回双陆”等。但在蒙古西征之前,“回回”一词均不具有与伊斯兰教发生联系的含义。把“回回”与“回鹘”区分开来,并将“回回”一词专指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、西亚的阿拉伯、波斯和突厥诸族人,是成吉思汗西征后的事。南宋人彭大雅、徐霆根据蒙古人对中亚地区的了解,弄清了所征服地方哪些属于“撒儿塔兀勒”(时蒙古人对中亚信仰伊斯兰教各族的统称),并在《黑鞑事略》一书中把蒙古语的“撒儿塔兀勒”翻译成为“回回”。至此,“回回”的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            

    Copyright © 2011 www.china-zzm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郑州民族网 版权所有

    邮箱:chinazzmz@163.com 业务咨询电话:0371-68291119 /1133/1155

    技术支持:郑州浩方网络   豫ICP备0500712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