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职业培训、急难救助、法律援助、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 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  • 公示公告
  • 站内检索
  • 便民服务
  • 在线调查
你认为哪个栏目最吸引你
  •    
   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中原民族 > 民族常识 > 正文 民族常识
    回族乐器
    www.china-zzmz.com  出处:【郑州民族网】  编辑:【管理员】  更新时间:【2011-11-10 11:52:15 】
    1986年,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》一书,介绍了回族吹管乐器8种,弹拨乐,器3种,打击乐器7种,较全面的反映了民族音乐的乐器状况。西北地区比较流行的有以下几种:   

        火不思——一异域之音 

        又译作浑不似。属波斯弹拨乐器柳特的一种。其形制如琵琶,有颈,无品有小槽,圆腹如半瓶盖,以皮为面,四弦。元时传入中国,为元朝宫庭宴乐之器。 

        胡琴——大器晚成 

        形式如“火不思”,卷颈,龙首,二弦,用弓拉之。弓弦用马尾制作。元朝宫庭宴乐之器,渐为中国主要民族乐器之一。 

        埙——爱你没商量 

        回族民间乐器,又称“哇鸣”。一般用黄胶泥捏成空的扁豆形、牛头形、鸡蛋形,并扎一吹口和几个小孔。吹奏时需要放孔、压孔。音域较窄,音量较小,只能吹奏简单的曲子。它取材方便,制作简单,深受广大回族群众喜爱。 

        口弦——音乐精灵 

        亦称“口口”或“口弦子”。用金属片制成,其形如钳,圈上连簧片。演奏时,以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,右手弹拨簧片,靠空气振荡发音。音域较窄,优美清雅。曲调即兴编制。多用于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,尤为回族妇女和儿童所喜爱。 

        羊头弦子——恰似你的温柔 

        琴身木制,音箱呈椭圆形。上蒙羊羔皮,琴头饰如羊头,设两个弦轴,张两根丝弦,用拨子弹奏,亦可用姆指弹拨。音调清脆,可用于自弹、自唱或伴奏。 

        咪咪子——忧伤王子 

        吹管乐器。以芦苇,柳皮或麦杆为管,中段掏空刮薄或破成若干条,用手将两端挤压中间,用火烤成橄榄形,外贴苇膜和薄纸。上端吹口无簧,上节设三个孔,下节设4个按孔。吹奏时,常发出颤音,多演奏抒情和悲伤的曲调。 

        萧萧子——六孔笛 

        吹管乐器,又称咪咪,弯萧。它是将竹管一头烤弯,上烙6个按孔制成,吹口不设簧片,竖吹,音色坚实浑厚。 

        索勒——帕瓦罗蒂 

        吹管乐器,管身木制,形近唢呐,设8个按孔(前7后1),管下端套一切口葫芦,嘴为双簧片。演奏时,左手姆指按孔,食、中、无名指按上3孔,右手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按下孔,音域达两个八度,音色浑厚。 

        角笛——百鸟朝凤 

        吹管乐器。由泥哇鸣演变而来,木制形如角。有单管和双管之分。单管形体较小,长约33厘米,设6个按孔,横吹,吹在较粗的一段,音域可达两个八度,音色明丽;双管形体较大,长约83厘米,粗端上下各有一吹孔.体内有两管,各设6个按孔,近凸面管短而细,发音较高,音色悠扬,近凹面管长而精,发音较低,音色深沉。音域两个八度。两种角笛均不设膜孔,后端不通。尾上方设有气孔。笛身多彩绘,饰有流苏。 

        三环——配角竞风流 

        打击乐器。由3个铁环组成,主环较大,下接环把,主环两侧下方接两个中环.各环套3个小环,把端缀有彩穗,同时手持环把摇动,或上或下摇晃发声,用于乐器合奏或歌舞伴奏。 

        环镲——高处不胜寒 

        打击乐器。由镲和铜环组成.大小不一,大者直径约40厘米,镲体四周上翘.缀数十小铜环,使用时,两手各持镲摇动,发出“唰唰唰”巨响,多在舞蹈高潮时使用。 

        环鼓——快乐节拍 

        打击乐器。鼓身木制,呈长筒形,两端有筒箍,上有铜环。鼓面用小羊羔皮。演奏时,左手扶鼓斜置晌前,右手拍击,亦可边击边摇。多用于座唱和表演唱伴奏。 
            

    Copyright © 2011 www.china-zzm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郑州民族网 版权所有

    邮箱:chinazzmz@163.com 业务咨询电话:0371-68291119 /1133/1155

    技术支持:郑州浩方网络   豫ICP备05007121号